7700万空巢青年用花钱来对抗寂寞,哪些行业最最最先获益?过去五年,结婚率一直下降。“空巢青年”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17年“空巢青年”人数有5800万,2018年已经增长到7700万,预计还会继续增长。这个庞大的
过去五年,结婚率一直下降。“空巢青年”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17年“空巢青年”人数有5800万,2018年已经增长到7700万,预计还会继续增长。
这个庞大的群体,有自己独特的消费需求,已经支撑起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被称为“孤独经济”。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但如果想要赚“空巢青年”的钱,必须先了解这个群体。
空巢青年有哪些独特的物质需求?空巢青年怎么缓解自己的孤独感?空巢青年的消费习惯有哪些?“孤独经济”给了哪些行业机会?
通过阅读,你将得到答案。
“空巢青年”是什么人?
百度百科说,“空巢青年”就是那些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自己在外面独自租房居住的单身狗。
“空巢青年”这个名字,虽然有点儿文艺范儿,但怎么都感觉透着一股悲凉,其实这个群体,都是挺有理想的“有志青年”。
为什么呢?
“有志青年”为了追求发展和理想,成为了背井离乡的各种漂儿,不管是漂在北京、上海或者深圳。那些人生地不熟的哥们儿姐们儿,都成了独自住在出租房里的“空巢青年”。
所以这些哥们儿姐们儿,为了物质和精神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需求。
吃和住是空巢青年的两大现实需求
一、“空巢青年”的餐饮消费习惯
不管是被迫的“空巢”,还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单身。这个群体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生活,就有一个人的生活需求。而吃饭,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人的时候,做饭是件很苦恼的事情。怎么办?叫份外卖吧。
2018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有35.3%的外卖订单,是因为需要单独用餐。而从单身群体点外卖的频率来看,有超过60%的人,每周点外卖至少3次。
当然,对于不想做饭的“空巢青年”来说,外卖并不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方案。
生活不能过得如此颓废,吃也要吃的精致。不想做饭,也不想叫外卖,出去吃就成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但出去吃,总会有些尴尬,别的桌不是情侣在狂撒**,互相喂食,就是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再看看自己,孤独的一个人,透着一股子凄凉。哪还有心情吃饭?简直就想吃翔。
所以为了满足一个人吃饭的需要,出现了“一人食”的餐厅。这种“一人食”的餐厅,最早出现在日本,毕竟日本的单身狗那么多。
在国内,餐饮商家也在尝试“一人食”的探索。武汉一家日式风格的火锅店,将餐厅分为四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就是专门给单身狗准备。精致的独立小隔间,在嘈杂的环境中,构建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给追求生活品质的“空巢青年”,创造了独自用餐的优雅环境。
小火锅的出现,也是针对“一人食”的解决方案。把传统的大火锅变小,做到一人一锅,菜品和价格也改为更符合独自用餐的需求。
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空巢青年”群体,解决一个人吃饭的需求,很多餐厅都推出了单人套餐和单人卡座。而这种单人模式,最大的优势是“翻台率高”,且相对容易备餐。毕竟一个人吃饭,吃完就走了。
漂在大城市的哥们儿姐们儿越来越多,“空巢青年”的群体也不断的扩大。这种一个人吃饭的消费形式,正在成为餐饮再细分的趋势。
二、租房成为“空巢青年”的居住首选
除了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住,租房成为“空巢青年”最主要的选择。
国内的地产商,也有推出30到40平米的单身公寓,精美的装修吸引了一大批高净值的“空巢青年”。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的“空巢青年”,这种单身公寓好像有些太奢侈了。根据安居客的数据显示,北京华贸公寓,一室的单身公寓一个月的租金就要14000。当然这还不是最贵的,梵悦108的一室公寓,每个月租金33000。
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小编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我滴个亲娘啊。要知道月收入过万的哥们,还不到10%啊,而且就算过了万,也还不够交房租的。
这类房子,以漂在各大一线城市的“有志青年”为主的“空巢”群体,真的是不敢想。拿着一个月5K到10K的工资,只能去租那些两三千的合租房。
但是合租的话,总会遇到一些很尴尬的事情。晚上下班,挤下晚高峰的地铁,疯狂的跑到家,刚要小冲进厕所,却发现已经被住在隔壁房间的妹子给占了,这可如何是好?
一个人居住,真的是一个还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这方面,日本东京的超小“迷你”公寓,似乎可以成为不错的参考。
不到10平米的超小“迷你”公寓,虽然连胳膊都伸不开。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卫浴、阳台、客厅、卧室、书房。该有的都有了,在日本东京,这种超小“迷你”公寓入住率高达99%。
这种“迷你”公寓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满足一个人生活的需求。
缓解孤独是“空巢青年”最主要的精神需求
除了吃和住这两个现实的需求,对于寻找机会的商家来说,精神层面的需求,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空巢青年”的孤独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缓解孤独,成为了“空巢青年”重要的消费需求。
但对于缓解孤独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海底捞曾经推出一项服务,如果你是自己一个人用餐,服务员会很贴心的在你对面,放一个超大号的玩偶熊,冒充你的男朋友,给你一种有伴儿的感觉。
虽然不能真的缓解孤独,但毕竟是海底捞的一种尝试。而在其他行业中,还有很多这种缓解孤独的尝试。
一、缓解孤独的虚拟陪伴服务
互联网让通讯变得更方便,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各种奇葩的行业。
几年前,在某宝上还能找到叫起床、陪聊天等等服务。
对于一些不擅交际的“空巢青年”来说,只要愿意花钱,就能找到各种各样不同性格,颜值还超高的小姐姐,陪你聊天,对你各种关心,叫你起床,提醒你吃饭,甚至可以扮演你的女朋友。
根据一些不太可靠的消息,当年甚至有抠脚大汉买个变声器,伪装成可爱的小姐姐,在网上做这种陪聊天的服务,好像还挺挣钱的。
这种虚拟环境下塑造的社交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空巢青年”对于缓解孤独感的需求。
而现在,伴随着网络游戏技术的发展,这种虚拟的陪伴服务也在不断升级,陪玩服务开始兴起。
某知名陪玩平台APP下载量达到1380万,注册用户超千万。对一些痴迷游戏的哥们儿姐们儿来说,只要花钱,就能和游戏大神一起玩游戏。当然也有各种类型的小哥哥小姐姐,一边陪你玩,一边跟你聊。
而这种更深入的互动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暂时的孤独感。
二、人性化的智能设备
前不久,一个人与机器人对话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热传。
人:你在这儿干嘛呢?
机器人:上班呀。
人:上班有工资么?
机器人:工资都交电费了。
一段简单的对话,却让人感觉很有意思,原因就是机器人的智能化,让人感觉很新奇。
这种能聊天的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缩影。各种搭载语音系统的智能音箱,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各大科技品牌相继推出智能音箱,不仅能通过语音控制家中的其他智能设备,还能和人聊天,甚至可以互怼,让一个人的生活,也能体验到一种新奇的社交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的感觉。
实际上,这种借助虚拟智能系统缓解孤独的方法,很早之前就有。
1996年,日本万代发售了一款数码兽游戏机器“Tamagotchi(拓麻歌子)”,玩家可以给宠物铲屎、洗澡、喂食,完成多种互动,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热潮。
不过陪伴中国8090一代人成长的,是一种山寨版的电子宠物。玩家之间还可以进行双人对战,甚至拥有八合一、十六合一的强大功能。
这种电子宠物,满足的用户心理,其实和今天的智能音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要通过一种类似陪伴的形式,缓解孤独。
三、宠物成为重要的生活伙伴
除了虚拟陪伴与智能设备,更有效的缓解孤独的方式,大概是养一只宠物。
过去经济匮乏的时代,养狗是为了看家,养猫是为了抓老鼠。而今天,宠物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养狗当儿子,养猫当主子。
而且相关数据显示,养宠物的群体,正在逐渐年轻化。2016年,80后是养宠的主力人群,占比48%,90后占比仅有17%。而到了2018年,90后占比已经达到了47%。
对于年轻人来说,宠物陪伴,可以非常有效的缓解孤独,所以很多养宠物的“空巢青年”愿意给宠物花钱。
对于宠物来说,除了平时吃的主食,还有各种零食和玩具,但这些对宠物来说,或许并不需要;对于宠物主来说,却是增强与宠物互动的工具,这种互动,对于缓解孤独感,有非常好的效果。
“空巢青年”的群体正在不断壮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似乎都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
对于商家而言,在传统经营模式竞争压力加剧的情况下,针对“孤独经济”寻找新的突破口,也许会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7700万空巢青年用花钱来对抗寂寞,空巢青年有哪些独特的物质需求?
空巢青年有其独特的消费者需求,并且已经支撑了一个万亿级市场,它们被称为孤独经济。这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但是如果您想从“空巢青年”中赚钱,则必须首先了解这个群体。
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一个人可以生存。当一个人生活时,就有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吃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你一个人时,做饭是一件很烦人的事。
那么就叫外卖吧。
生活不能这么颓废,要吃就吃好一点的。自己不想做饭,更不想要外卖,出去吃饭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当你外出吃饭时,总会有一些尴尬。其他餐桌不是疯狂地撒狗粮,就是互相喂食(即三个或五个朋友)和喝酒的好朋友。
精致的独立隔间把嘈杂的环境隔开创造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为追求生活品质的“空巢青年”创造了一个优雅的环境,可以独立用餐。
除了吃饭外,另一个问题是住的方面,租房成为“空巢青年”的最重要选择。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还推出了面积为30至40平方米的单户公寓。
精美的装饰吸引了大批高净值“空巢青年”。独自生活确实是一个仍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日本东京的超小型“迷你”公寓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除了饮食和住房的两个实际需求外,对于寻求机会的企业而言,精神层面的需求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空巢青年”的孤独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减轻孤独感已成为消费者对“空巢青年”的重要需求。但是为了减轻孤独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海底捞已启动一项特殊服务。
如果您独自一人用餐,服务员将离您很近,放了一个超大的洋娃娃熊,假装自己是男朋友,给您带来陪伴的感觉。
疫情过后会有哪些行业崛起?
疫情过后会有哪些行业崛起?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所以观点也就不同,我认为以下3点会在疫情过后的行业中崛起健康产业、线上办公软件以及无人服务。
疫情过后,人们的思想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行业也会像黑天鹅事件一样随之崛起,要想跟上时代潮流,企业也面临革命与转型,疫情过后将有哪些行业会顺势崛起呢?新的投资机遇在哪里?企业如何进行高效转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1,健康产业
健康问题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其中蕴含着特别大的消费市场,互联网加直销健康新的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健康产业会逐渐引领经济的发展。
大佬们纷纷转舵入局了健康产业,有大佬坦言:“中国未来的首富,一定在健康领域”。
2,线上办公软件
阿里巴巴是线上办公的主要场地,2019年9月30日,腾讯进行了成立之后的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的调整,腾讯云、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多款产品已经逐渐入局。2020年春,仅内部使用字节跳动的旗下飞书和华为旗下WeLink也赶紧加入了战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华为,于疫情期间都迅速成为了在线办公四小龙。
从各大巨头长期竞争来看。
背后的基因、技术、生态则决定着最终的赢家。虽然他们发展不同,优胜劣汰,这是竞争中的自然法则。哪个巨头能发挥自身优势,攻下更大的城池,是激战中要考虑的问题。
3,无人服务
生活服务领域将发生新的变革,未来的服务行业将不再有服务员。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无人服务还可以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拓展服务范围,结合智能机器有效提升服务效率。例如:无人外卖,2018年,首批无人机配送航线,使用无人机配送,消费者下单到收到外卖,仅仅只20分钟。
无人外卖、无人快递、无人配送等等之外,无人化服务还将渗透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无人洗车,手机智能定位、智能洗车机,还有无人餐厅,还可以智能点餐机点餐,根据历史点餐记录分析顾客喜好。
总之,疫情过后到底会有很多的行业崛起,每个人和每个人的看法都会有不同,想法也会有不同。所以答案也是会不相同的。
为什么「空巢青年」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年轻人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观念在不断的扩大逐年增长的趋势变成了空巢青年形成困扰青年这种现象不是一蹴而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既有经济方面的压力,也有个人的生活观发生改变。现在的年轻人接受新潮时尚文化。不愿意受婚姻的羁绊。做个自由独立人生活,自由自在。
现在的婚姻是什么给男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负担。天价彩礼,买房买车,存款还要颜值高聪明睿智。都给男生增加了心理负担。
女生婚姻观念是要找个比自己更优秀的男生条件比较高,以至于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几年光阴变成了大龄剩女,她们宁缺毋滥,也不愿降低条件。何况一个人过得也自由自在。在这种思想观念下,也就是空巢青年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男生女生都接受不婚不育不嫁的新潮观念。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优客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kehao.org.cn/article/139449.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优客号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