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德国成全球第二大出口国!比亚迪自建船队引关注12月5日消息,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显然都在为大批量出口汽车做准备。为了确保他们的汽车能被从中国工厂交付到任何地方的顾客手中,他们正在买船建设自己的运输船队。比亚迪正在不遗余力地
12月5日消息,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显然都在为大批量出口汽车做准备。为了确保他们的汽车能被从中国工厂交付到任何地方的顾客手中,他们正在买船建设自己的运输船队。
比亚迪正在不遗余力地建设供应链“最后一英里”的交付能力,该公司在10月份斥资50亿元订购了至少六艘船,每艘船可运载7700辆汽车。
上汽集团已经通过上汽安吉物流有限公司运营着世界第五大船队,但该公司正在招标七家新的承运人,每家承运人可运送8900辆汽车。
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的代表均拒绝置评。
鉴于这些运输船预计在几年内都无法投入使用,此举表明,这两家公司坚信全球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中国最近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2年前10个月向海外出口了近260万辆汽车,超过了2021年全年。
即使10月份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意外下降,也没有改变这一上升趋势,同期汽车和底盘出口量同比增长60%,至35.2万辆,创下7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克拉克森研究服务公司(Clarksons Research Services)驻上海的负责人表示:“尽管汽车出口数量激增,但全球汽车承运人的数量却几乎没有增加。随着运输成本飙升以及目前的供需趋势继续持续,大量投资涌入建造用于车辆运输的新船。”
由于缺乏船只,再加上半导体短缺、疫情引发的劳动力短缺以及持续数月的港口拥堵,导致汽车供应链正在拉长。
克拉克森研究服务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最多可运载6500辆汽车的大型货船每日租金已飙升至约10万美元,是2020年租金的10倍多,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莱纳斯物流(Rhenus Logistic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托拜厄斯·巴茨(Tobias Bartz)表示,在供应链“最后一公里”中断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制造商自建运输船队至关重要。上个月,他在新加坡一次会议的间隙表示,船只已经变得“非常稀缺”。
运输船短缺意味着,许多已经使用了近30年的船只仍在运营,而不是被报废,这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扑灭锂电池引发的火灾也可能更加困难。
中国汽车制造商并不是唯一希望获得更多运输船的公司,使用安吉物流运输汽车的特斯拉也遇到了麻烦。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上个季度末,没有足够的船只,没有足够的火车,没有足够的汽车承运人来支持汽车交付的浪潮。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实际上必须让汽车在季度内的交付变得顺畅,因为没有足够的交通工具来运送它们。”
这种紧迫感日益加剧,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并不是首先决定自主运营运输船队的汽车制造商。
日本丰田公司拥有Toyofuji Shipping航运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拥有物流集团Hyundai Glovis。不过,自建运输船队可被视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出口雄心增长的明显迹象。
就在几年前,中国还主要向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销售汽车。但电动汽车产量的增长提振了中国汽车在欧洲的销量,欧洲现在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
今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了超过85.2万辆电动汽车,而不久前还几乎为零。其中超过五分之一是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型。
当然,有些人并不完全相信现在购买运输船是正确的决定。
供应链市场情报提供商FreightWave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雷格·富勒(Craig Fuller)表示:“随着汽车市场的风险从积压转向供过于求,汽车运输成本将会下降。”而且,随着供应链瓶颈的缓解,“风险更多地会出现在需求方面”。
不过,在这一拐点到来之前,中国汽车制造商似乎热衷于尽可能多地控制供应链。据悉,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和奇瑞也在关注发货订单。
在中国品牌中,上汽集团在海外取得的成功最值得关注。2021年,受收购英国品牌MG获得的提振,该公司在海外售出了69.7万辆汽车,今年的目标销量是80万辆。
这距离上汽集团每年1000万辆左右的运输能力还有一段距离,但与此同时,该公司的船舶也可以为包括蔚来在内的其他汽车制造商服务。
文章出处:网易科技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哪些车企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哪些车企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首先是中国的吉利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以为在新能源领域有深耕的能力,其次就是长城汽车有专业的电子化服务,再者就是比亚迪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也有着很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就是奇瑞汽车也有着一定的出口份额主要就是性价比占优势,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中国超越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哪些车企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
一.中国的吉利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以为在新能源领域有深耕的能力
首先就是中国的吉利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以为在新能源领域有深耕的能力 ,对于中国的吉利汽车而言由于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所以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很强的深耕能力。
三.比亚迪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也有着很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再者就是比亚迪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也有着很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比亚迪而言他们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很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使得他们的汽车出口更加顺利。
四.奇瑞汽车也有着一定的出口份额主要就是性价比占优势
另外就是奇瑞汽车也有着一定的出口份额主要就是性价比占优势 ,对于奇瑞汽车而言他们的出口份额之所以可以保持住主要就是自身的汽车产品性价比更高。
中国车企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中国成第二汽车出口大国,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国成为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说明我国“中国制造”的制作水平与工艺在不断提高;其次因为新冠疫情,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而我国是最先从疫情恢复生产的国家,所以能够保证汽车行业的正常发展;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比国外早,已经进军国际市场。
今年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191万辆,同比增长44.5%。
我国今年累计出口的汽车超过30万辆,打破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中国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加。通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从进口,到出口,再到出口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说明我国的汽车行业从一穷二白到名列前茅,进步神速。
我国汽车的出口漂亮成绩单由于内外两种因素的叠加。
首先就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众所周知,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来自很多国家共同协作才能完成。首先是芯片问题,使国外的汽车价格上升,供货下降,市场占有率下降。
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由于我国最先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蔓延,二是我国是世界唯一一个工业种类齐全的国家。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能够保证汽车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出口量不断增加。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国的系能源汽车,国家提前部署。所以我们进入新赛道要比西方国家早。我国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电动汽车已经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实力。
在2021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就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抢得了先机,就抢了商机。另外,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得益于我国具有完整的启程产业链条,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我国不断扩大放开水平在汽车领域,就是为了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国际市场的检验,不断倒闭国内车企创新。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第一名是谁?
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第一名是日本。
一.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今年九月,中国的汽车出口又一次超过了300,000台。
九月,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料车分别出口了5万台和25万台。从2022年起,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在今年1-9月已达到38.9万台,占到18.4%,而燃油车累计出口已达172.8万台。
可见,在我国的汽车出口量中,传统的燃料车仍然占主导地位。
二.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是日本
日本的汽车出口量早在一九四四年前就曾超过400万辆,出口总量达到了450万辆。
而二〇二一年,日本汽车出口382万辆,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以保障和扶持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
日本于一九八○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出口商,使全球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事实上,除了强有力的保护和扶植政策外,日本各大汽车企业自身对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也为日本汽车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战后日本的汽车业发展迅速,其根源是各个厂商的企业家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企业家精神,而国家的扶持与保护政策则居于次要地位。
到20世纪80年代,全球共有25家大型汽车企业,其中9家来自日本,2家专门生产卡车,共计11家。
此时,欧美各大汽车厂商,基本上都是两三家垄断。
相比之下,日本拥有11家汽车公司,为其占领全球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中国成第二汽车出口大国,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首先是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巨变。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191万辆,同比增长44.5%。
中国出口汽车30.8万辆,同比增长65%,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30万辆,中国的纯电汽车在国外有质量、性能和规模效应上的优势,当历史发生转折的时候,机会永远留给准备好的人。
其次是汽车被认为是工业力量的象征之一。中国作为工业大国,汽车“大而不强”是挥之不去的阴霾。今天,阴霾已经散去,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了新的曙光。
今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91万辆,接近去年全年。一举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在这场“加速度”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增长点之一。
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一倍多。
再者是中国出口的汽车单价在上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和德国排在中国前面。
中国汽车出口成功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取得成功,在自行车价格和品牌上也有所突破。
然后是中国汽车出口猛增,短期因素是疫情。疫情之下,全球供应链遭遇严重危机,芯片短缺严重影响了日本、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
生产受到影响,供应下降,价格上涨。因此,在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其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同时,虽然中国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中国充分发挥了经济规模大、产业门类齐全的产业链优势。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优客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kehao.org.cn/article/13689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优客号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