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创业史一波三折,如何看待史玉柱创业史?说起史玉柱,人们的评价总是徘徊在正邪、褒贬之间,很难用固定的尺度去衡量!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史玉柱创业史是一波三折,但最后,史玉柱还是站起来了。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这个巨人的传奇创业经历
说起史玉柱,人们的评价总是徘徊在正邪、褒贬之间,很难用固定的尺度去衡量!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史玉柱创业史是一波三折,但最后,史玉柱还是站起来了。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这个巨人的传奇创业经历。
他曾经是全国首富,也曾经是“全国首负”,他是中国最厉害的“营销家”,广告语恶俗不堪,为了提高产品销量,他“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以深谙国人的心理之法,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下面分析史玉柱创业史,希望从史玉柱的浩瀚人生中,寻找创业真理,帮助大家进步!
史玉柱创业史:从4000元到3500万,史玉柱用了四年
1989年,史玉柱进军IT行业,身上全部家当就是东挪西借的4000元人民币,为了节省成本,他回到自己熟悉的深圳大学借用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在学生宿舍栖身,这种创业路径,是不是和马化腾团队相似呢?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埋头苦干,史玉柱在固化字体,增加字库,批处理的基础上,解决了所见即所得的界面问题,开发了M-6401桌面文字系统。仅靠这个产品,半年之后的回款就是400万元。紧接着推出一系列的产品,在1993年底,巨人实现产值1.3亿,纯利润达到3500万元。
史玉柱创业史:爬得越高,摔得越掺
史玉柱在1993年开发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很偶然,史玉柱做出脑黄金这个产品,紧接着就是一些列的营销策划,逻辑紧密、一环扣一环,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脑黄金在全国供货不足的情况下,做到了销售回款1.8个亿,这时候梁广找到史玉柱,准备在珠海划一块地给巨人,而巨人准备盖一座18层高的办公楼,当时珠海建议史玉柱,何不在珠海盖一座中国第一高楼,这样巨人集团也就扬名天下,好了,这个时候,史玉柱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在对房地产完全不懂的条件下,要盖一座72层的巨人大厦,最后因为资金周转问题,直到1997年,巨人大厦还未按期完工,史玉柱已经负债2亿,但是史玉柱并没有灰心,巨人并没有因此倒下。
史玉柱创业史:东山再起,反弹力之王
史玉柱最穷的时候,身上1000元都没有,去上海的机票,都要找副总借,史玉柱带着脑白金,找朋友借来了50万元,第一时间拿出15万元给员工发工资,随后又花了15万砸了广告,没想到,第一个月这个赚钱生意就赚到了30万元毛利。紧接着,将赚来的钱,加上备用金,又砸向广告,第二个月,赚到了100多万。直到2001年,脑白金的销售额已经突破10亿,史玉柱终于东山再起了。这就是王石说的反弹力!
总结:
史玉柱自称是“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因此,为了向世界证明,他甚至把这个目标自我崇高化,不择手段,最终蔑视社会的道德底线。这种成功,充满了野性的血腥和道德的麻木。史玉柱创业史折射出来的是这个商业年代所有的矛盾!
史玉柱阔别3年再露面,称游戏和酱酒才是事业,如何评价他的职业生涯?
史玉柱阔别3年再露面,称游戏和酱酒才是事业!史玉柱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虽然身为巨力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但他几乎从不出现在公共场合!此次,史玉柱在“第五届征途嘉年华”活动当中出现,在这场活动上,史玉柱介绍了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会把游戏和酱酒当成事业核心!
史玉柱集团下的征途游戏以及黄金酱酒,大家一定不陌生!史玉柱决定涉足游戏时,曾经出现过非常大的争议,毕竟,史玉柱创业多年,一直做的是实业,游戏看起来和他并不搭界!但是,史玉柱还是在争议当中开始了游戏研发,并且把征途IP系列游戏做成了知名网游!
史玉柱的职业生涯是令人钦佩的,毕竟,他能跟得上时代,不断地对集团进行转型,迎合发展潮流,这真的很难得!作为一个创业人,史玉柱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创业人,史玉柱的经历无疑是值得一众年轻的创业者学习的!
相结合
此次史玉柱在“第五届征途嘉年华”活动上,简述了巨人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集体未来将会把酱酒和征途游戏结合起来,让年轻人在玩游戏的时候能够了解黄金酱酒,能够有机会获得联名款的黄金酱酒!不得不说,史玉柱的这个理念很新,和茅台玩跨界向年轻人宣传茅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史玉柱虽然出售了集团在以色列的产业,但是,史玉柱表态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出售黄金酱酒和征途游戏,会将这两个项目发展到底!
网友热议
史玉柱算是传奇人物,此次鲜见露面,并且带来了新的创业理念,网友称对此倍感期待!
史玉柱阔别3年再露面,称游戏和酱酒才是事业,对此你怎么看?
史玉柱创业失败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
1.企业,创业初期,股权一定不能分散。中国的民族特性决定了,早期的时候,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不能搞像五个哥们儿,每个人1/5的股份——这种公司十有九是要出事的。
2.一个团队好不好,首先核心人物做得正不正?你做得不正,这个团队肯定会散掉。他们会观察你,你是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如果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一有风吹草动,肯定就会离你而去。第二点你对人真不真诚,你对你的团队真不真诚。如果你不真诚,会在你的言行上表现出来。
3.要琢磨团队成员,他为什么要跟着我干?感情有时候有不可替代性,除了感情因素之外,他跟着你干主要追求什么?我认为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点收入是否改善。第二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4.外面哪个人是个MBA毕业的,是个海归,这个人有多大本事,然后聘来做总经理。
凡是用这种方式引入的,中国的企业成功概率非常小。为什么会失败呢,固然他有可能很有本事,但是有没有本事是相对的。
5.选人标准:又红又专。
红,指人品好;专,指他的业务好。其实这个是两方面的,其实任何一个团队,你在周围找人,都是能找到合适的人的,又红又专的人都是能找到的。
6.多引进战术人才,少引进战略人才。
企业制定战略的人不需要很多,如果一个企业制定战略的人太多,就会整天在一起夸夸其谈。往往水平不高的人自封为战略家,因为那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办法证实的。而战术问题是,你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你做不出来就是不会做。
7.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苦劳对一个企业是没有任何贡献的,它不会带来任何利润。我们企业只认功劳不认苦劳,把它灌输下去,大家一旦认可之后,这样企业的效率自然就会高。
史玉柱第一次创业为什么能够成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失败?
成功原因:天生聪颖,表现在善于把握时机,贵人相助,国家支持,个性执着。
失败原因:在管理或者决策上的独裁,还是企业在现金管理、营销网络管理上的致命弊病。
巨人的经历完整地展示了企业运作的高度风险,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在那样一个不成熟的企业成长环境之中,在那样一个追求高速发展的年代,这些都是企业发展中共同的风险,很少的民营企业能够幸免。巨人只是其中跌得最惨的一个。
为了解决巨人的管理问题,史玉柱的努力还没有停止,1994年初,史玉柱请来北大方正首任总裁楼滨龙担任巨人集团总裁,试图推行“专家管理”稳住人才。这是巨人管理的第二阶段。
此时,史玉柱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但“二次创业”并不成功。在1994年8月,史玉柱又旧话重提二次创业,这次的二次创业因为进入了新的业务领域(保健品),所以使人看到真正的东西。
那时,最赚钱的内部“企业”是巨人食堂。
史玉柱是继续投入,还是改造人?史玉柱感觉自我良好的初衷得到一个悲哀的结果,他非常失望,于是取消了这种亏空集团的制度。有制度改造,没有合适的人员经营肯定不行。这件事给了史玉柱新的认识。
以后史玉柱在经营过程中,强调最多的是,人为企业的第一要素,人没有压力不行。
怎么评价史玉柱?
我觉得最恰当的评价就是他一个赌徒,他有勇气,有魄力。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很有才华,是统计学的专家,同时对市场营销有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说的,他做到了他曾经说过的话“老百姓的钱我一定会还”,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追随他的原因。
但毫无疑问,《征途》以他流氓式的手段成功了。
史玉柱第一次创业为什么能够成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失败
选择对了行业,选择了一个轻资产暴利行业。
史玉柱从一开始选择的行业是软件行业。
软件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它的成本基本是固定的,每销售出一套软件,就能多赚一套的钱,而且产品可以无限量重复销售。
而且软件的定价没有一个市场参考,可高可低自己说了算。
说直白一点,这是一个极为暴利的行业,假如销量真的无限大,那么分摊到每套软件的成本几乎为零。
失败原因:
一个企业家,一个领路人和一个团队,最难认清的是自己,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绩了之后,对自己是最认识不清楚的。
“巨人当取得了成功之后,我的团队——主要是我,开始觉得自己本事挺大的,想做的事真的做成了,再做事我也能做成,把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了。”
脑黄金成功之后,史玉柱就彻底忘乎所以了,组织了“三大战役”:保健品、药品和软件。同时还拓展了新的领域,化妆品领域、服装领域,当时传销是违法的,还成立了一个传销部。
“因为我们这么的忘乎所以,所以投了这么多项目,现在回过头来看,(但凡)懂点管理学,懂点企业运营,这样做只有一个结果,只有失败。” 后来的巨人大厦,史玉柱一夜之间负债两亿的事。
扩展资料:
当巨人大厦倒塌,讨债人蜂拥而至之时,史玉柱庄重承诺:“欠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
”也正是出于这种“还债”的动力,史玉柱终于东山再起,且赚钱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还债。
其实,早在1992年,就有知名媒体搞了个民意测验,问人们最崇拜的两个人是谁。答案一出天下惊——一个是比尔·盖茨,另一个就是史玉柱。
在1997年巨人集团崩塌之后,有位浙江大学学生致信史玉柱,“你要不站起来,你就伤害了我们这代人的感情”。
作为一个曾经的失败者,史玉柱认为:“一个人倒下去之后,这个人的价值应该是增加的,因为教训能够使一个人成熟,成功能够使一个人头脑发昏,失败能使一个人更有价值。”
可以说,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失败。成功之人的成功之处,很大部分就在于如何对待失败。
史玉柱曾这样说:“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关成功者的书;在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有关失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爬起来的力量。”
面对失败,史玉柱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在迷茫的时候总是虚心向别人求教。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
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史玉柱创业经历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在安徽省怀远县城里度过他的童年。父亲是县公安局干警,母亲是工人。
小人书没有了,他只好找来《十万个为什么》看,很快又迷上了科学技术,千方百计地去试验和探究。他动手装配过简陋的收音机,甚至自行配制过黑色炸药,爆炸声把别人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获得了“史大胆”的绰号。到了初中阶段,史玉柱终于“改邪归正”,开始疯狂地学习,各门功课的成绩都直线上升。1980年,他以怀远县考生中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数学系。
在大学期间,史玉柱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异乎寻常的兴趣,涉猎的范围广泛。无论是打网球、玩桥牌、弹吉它,还是踢足球,史玉柱总是在同学中第一个去尝试,他还是系足球队的主力前卫队员。1984年,史玉柱大学毕业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负责各种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传统的手工操作很快就让他感到不满意,于是决定动手编写软件,用电脑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非专业出身的他开发出了一个统计系统软件,在河北唐山召开的全国统计系统年会上向全国推广使用。出类拔萃的工作成绩引起了领导的关注,上级决定将他作为“第三梯队”培养,保送到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进修研究生,并且告诉他,只要一毕业,马上就可以定为处级干部,未来对他展现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然而,读完研究生的史玉柱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辞职“下海”创办企业。领导为他惋惜,同事感到困惑,连最了解他的妻子和父母也感到不可思议。而史玉柱的心里,却涌动着一股不可遏制的创业冲动。
他清楚地看到,80年代末的中国电脑技术,在文字处理特别是桌面印刷排版领域,还处在非常原始落后的状态。国际市场上专用文字处理机甚至大大超过了通用电脑的价格。他希望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积累的知识,贼这个领域里闯出一条路。临“下海”前,他对自己的好友说:“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大有“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色彩。史玉柱的创业是极其艰苦的,他一没有资金,二没有靠山,全部“家当”是东挪西借的4000元人民币。唯一让他充满信心的,是读书期间呕心沥血开发出的一套软件——M6041桌面汉字处理系统。这套软件被储存在集成电路板里,插在电脑的扩展槽里使用,当时被人称为“汉卡”。
史玉柱返回深圳大学,凭着对环境的熟悉,偷偷“混进”学生宿舍栖身,也偷偷“混进”机房,借用学校的电脑继续完善自己的汉卡,直到他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成熟到可以推向市场的时候。史玉柱联合了几位青年伙伴,大胆承包了深圳大学科技工贸公司电脑服务部,当然,创业资金也就是那一直舍不得花掉的4000元。史玉柱他们当时只有汉卡,穷到了买不起一台电脑的地步。没有电脑,当然无法制造电脑配套产品,“史大胆”当即做出第一个大胆的决策:一台电脑的市场价格是8500元,他以加价1000元的条件,换来延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也就是说,半个月内暂不交款,但半个月后却要付出9500元。
他的第二项大胆决策是做广告。没有钱交广告费,但同样可以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先打广告后交钱。一家著名的报纸《计算机世界》同意了他的请求,用半个版面为M6041做宣传,但规定费用必须在半个月内交清。
两项大胆的决策,把史玉柱的电脑服务部逼上了绝路:15天内,他们若挣不到17000元钱,就是砸锅卖铁也还不了这个当时属于巨额数字的债务!1989年8月2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半个版面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接下来漫长的半个月,对史玉柱们是揪心的等待,在望眼欲穿中,苦苦盼望着用户订单的到来,就像经历了一个世纪。等到第13天,奇迹终于出现了。
这一天,史玉柱一共收到了三张订单,近2万元的汇款,不仅挽救了史玉柱的小企业,也昭示着未来“巨人”的正式起步。当一张张订单纷至沓来后,史玉柱把所得的收入,再次统统投入广告;4个月后,他们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100万人民币。首战告捷的史玉柱,又一次把自己关进一间小房间,以20箱方便面为基本食品,渡过了整整150天“集中营式的生活”。当他带着功能更强的M6042汉卡回到深圳的临时住所,发现家里已是空无一人,妻子离他而去。
痴心不改的史玉柱,在1991年8月继续推出了在排版效果、速度和图文混排等方面有很大突破的M6403型汉卡,从而在这个领域站稳了脚跟。1991年,史玉柱移师珠海,注册成立了巨人新技术公司。“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他对媒体慷慨陈词,“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1992年,巨人公司的M6403汉卡卖出了2.8万套,实现利润3500万元。
公司员工很快发展到200多人,而且都是清一色的青年,平均年龄24岁,97%的人是研究生和大学生。史玉柱常常对他的部下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他认为“巨人”就是今天为中国电脑业奋不顾身的夸父。“我想,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这种追求不顾一切的拼搏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这个时候,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正式升格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下设8个分公司;同时,他们陆续推出了M6405型汉卡、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到1993年,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已经发展到38个,迅速成长为全国第二大民办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因此手捧鲜花,站到了领奖台上,他获得珠海市政府的科技重奖:奥迪轿车、三室一厅的住宅和63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那一年,史玉柱才31岁,他作为惟一以高科技起家的民营企业代表,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第8位,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1993年也是巨人集团出现大转折的一年。由于集团发展一帆风顺,史玉柱的头脑开始发热,他下令全方位出击,向房地产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优客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kehao.org.cn/article/13664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优客号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