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优客号首页
  2. 用户投稿

从出狱后创业挣千万,我们怎样看待这件事?

从出狱后创业挣千万,我们怎样看待这件事?提到出狱后创业挣千万的案例,莫过去最近网红界最大的新闻周某人出狱后,瞬间身价暴涨1500万的事情了。为什么一个偷电瓶的贼能有这么高的身价?周某人之所以这么高的身价是因为他因为偷电瓶被捕后,在看守所说的

提到出狱后创业挣千万的案例,莫过去最近网红界最大的新闻周某人出狱后,瞬间身价暴涨1500万的事情了。为什么一个偷电瓶的贼能有这么高的身价?周某人之所以这么高的身价是因为他因为偷电瓶被捕后,在看守所说的一句话:‘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这句话本来就很有意思了,再加上他搞笑的造型以及语气直接让这段视频爆红网络,就这样周某人成为近乎于‘家喻户晓’的网红。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大环境下,周某人自身就带着巨大流量,再加上最近周某人出狱又被炒作上了风口浪尖,这么一炒作就连原本不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了他。这么巨大的隐藏流量,其背后所蕴含的商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才有周某人出狱后30多家网媒公司开着豪车带着天价合同去找他签约,从而让一个小偷出狱后创业挣千万的新闻爆红了网络。

周某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所以他的想法肯定是签约价越高越好,结果签约价从200多万互相拼到了1500万,被四川攀辉影视签下。最搞笑的是,这个四川攀辉影视是天能电池旗下的,这是不是与偷电瓶联系上了,难道这也是一个梗吗?最搞笑的就是,周某人的名言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然而他签约后也就是一个变相打工仔,他也算是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至理名言’。

对于周某人出狱后创业挣千万这件事情,小编的看法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在当下网红经济的主导下,有很多人靠网络赚钱平台发了财,这样就变相降低了犯罪率。像是周某人获得了1500万签约费,这笔钱足够他余生的生活了。如果没有人签约他,他可能出来后还是会去犯罪,这样变相相当于减少了一个犯罪的可能。

担忧的是,这个周某人算是一个出狱后创业挣千万逆袭的典范了。而且现在网红经济的大环境下,网红的高收入让很多年轻人的心态都非常浮躁,很多人都有着一个网红梦,这对基础岗位是一个冲击。周某人成功的事迹是否会被一些人效仿,这都是我们需要担忧的问题。

最后,小编想说周某人目前来看是获得了1500万的签约费,但是拿到这个钱的前提是要他有1500万的价值,如果他账号的变现能力以及直播效果并不好,可能他并不会拿到这个钱。随着热度的消失,他也可能泯然于众人,因为这毕竟不是他脚踏实地靠着创业赚钱来的。

还记得那位88岁的“传奇老太”吗?72岁出狱后挣千万,现在怎样了?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意味着在如今的互联网圈子里,只要能找到新鲜有趣的模式,那意味着离成功不远了。而事实上,真正能抓住互联网的时机的人并不多,要想从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对市场敏锐的嗅觉,还需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她52岁时,吴胜明已经身价千万,在浙江、河南、四川多地都开有属于自己的公司,那个时候只是1984年,她所做的业务就来往大江南北!

但在1985年的时候,吴胜明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走私汽车,她被判了无期徒刑,后来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才减刑成了18年的时间。最终吴胜明在72岁的时候出狱,那个时候吴胜明一无所有,被分配回户籍所在地,并且有人给她找了一份清洁厕所的工作。

真没想到,吴胜明因为工作表现能力突出被评选为优秀清洁员,同时在这个期间,吴胜明写下关于人生的自传,她的名气也是瞬间上涨起来,卖书挣了一点钱以后,吴胜明开始重操旧业,开始做生意,就算借钱她也不惜代价的将公司开起来,如今已经成为了成功的打造出一份新农业事业,成为多家农业公司的老板!

吴胜明用行动证明即使再跌宕的人生,也有成功的可能,这样励志的故事至今感染了许多创业者,而吴胜明也被称之为女版的褚时健,从千万富豪到阶下囚,再从阶下囚到千万老太,这样的人生你会如何看待?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女儿自杀,72岁出狱,73岁创业成千万富翁的吴胜明

2003年7月28日,已经72岁的吴胜明终于刑满释放。当她走出监狱的那一刻,华发满头的她,忍不住涕泪横流。

但是,没想到吴胜明却没有消沉,而是重新创业,白手起家,最后竟然成了千万富翁。那么,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回顾吴胜明的前半生,她的命运也相当传奇。 1933年,吴胜明出生于浙江嵊州的一户世代经商的商贾人家。 然而,家里的富贵并没能使一家人得到幸福。

吴胜明的父亲虽然做生意没得说,但生性好色,因此风流账从来没有断过。而母亲也为此经常与父亲争吵,最终在她2岁的时候,不堪忍受的母亲干脆弃家而去,改嫁台湾。从此,吴胜明再也没能见过母亲。

母亲惊世骇俗的行为,让这个大家族蒙受了羞辱。而吴胜明的父亲,也因为觉得脸上无光,索性离家到上海置办了一处别墅,在十里洋场里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如此一来,吴胜明便失去了父母之爱,此后她一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毕竟是江浙一带的大家族,在吴胜明小的时候,她便受到了严格的家教。比如吃饭不能吧唧嘴,说话要有规矩……每逢她的行为上有了错处,都会遭到祖父严厉的惩罚。不过这倒是磨练了她的性格,让她变得更加坚韧。

对于吴胜明来说,她顶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到家里的铺子里去看大人们做生意。那时候,家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条街都是他们家的铺子,有米店,有药铺,有布行,等等。吴胜明常常坐在店子里看大人们做生意,他们怎么进货?又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怎么做促销。耳濡目染,吴胜明从小就学了不少经商之道。

然而平静的生活没能持续太久,在吴胜明1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带着继母回来了。 原来,父亲做主,把吴胜明许配给了县长的儿子。县长的儿子比吴胜明大了上十岁。由于他担心祖父会阻挠,所以他在吴胜明出门的时候,让人强行地把吴胜明抱进早已准备好的矮轿子里,然后一路吹吹打打地送进了县长家。

不曾想,有人很快就把抢亲的事情告诉给了吴胜明的祖父。祖父深知无法挽回,只得和县长商议,吴胜明算是寄养在县长家。读书生活都不能亏待了她,待到适婚的年纪再圆房。同时,吴胜明的祖父还给县长30亩地和3000块大洋,声称这是吴胜明的生活费。

转眼间到了1949年,16岁的吴胜明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县长和祖父就商议起了婚嫁之事。但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吴胜明,却对包办婚姻十分反感,所以她决定逃婚。 由于吴胜明在县长家也生活了几年,再加上她聪明乖巧,所以她的婆婆对她很疼爱。

于是她告诉婆婆,她要去绍兴为自己挑几件新衣服,再买一点胭脂水粉之类。 婆婆没有起疑,还给了她一点钱,要她拣好的买回来。 吴胜明到了绍兴后,想着大城市里人多,机会也多,所以她就买了一张到上海的票,开始了她的逃婚之旅。

到了上海后,吴胜明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四处找工作。但由于她个头小,力气薄,能找的工作并不多。好在她曾跟婆婆学过针线活,因此她最后只能给一户有钱人家做了女仆。 从吴家大小姐沦落到女仆,尽管身份的变化落差很大,而且女仆的工作又琐碎又辛苦,但吴胜明却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然而,时间一长,吴胜明觉得一直这样也不是个事。突然,她想到了祖母曾经收养过的一个养子,现在已经在西安当了军官。早在家里的时候,吴胜明帮养母给他写过信,因此还记得他的地址。

所以吴胜明辞掉了女仆的工作,又登上了去西安的列车。 幸运的是,吴胜明找到了军官。而军官听说了她的遭遇后,也颇为唏嘘,于是就把她安置在驻军宿舍中,还安排她到学堂继续读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胜明竟和一个大她12岁的军医产生了感情。

很快,军官就察觉到了她和军医的亲密。不过军官并不赞成他们在一起,而是一门心思地想把吴胜明嫁给跟了自己多年的副官。 为了斩断吴胜明和军医的感情,军官想办法把军医调到了北京。

军医的突然离去,让吴胜明和军官发生了冲突。她一怒之下离开了西安,又回到了绍兴。 尽。

出狱后创业事迹

许多囚犯刑满释放后对生活不知所措,往往容易迷失自我而失去生活的目标,但是有些人选择创业并且改善咯自己的生活,走向新的人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出狱后创业 事迹 相关 文章 。

故事从1995年讲起。1995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根据举报内容,开始调查时任红塔董事长的褚时健。紧接着云南省委便着手调整玉溪卷烟厂的领导班子,褚时健却没有意识到已经来到眼前的“危险”,继续在犯罪的道路上前行。 1998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褚时健贪污案,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几个月后,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分别被收审。

1995年12月,褚映红在牢房里留下一封遗书后自杀身亡;马静芬也于1996年4月正式被捕。 2002年,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也就是从这年开始,他转身投入水果行业。经历了这么多变故的褚时健,对于经历的风雨,已经能够淡然处之。

现在,已经82岁的褚时健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沉稳清晰,走路稳健有力,他不需要拐杖,当有人要搀扶他,他多少有点拒绝。但他的耳朵已经不再灵敏,和他说话,必须附耳于其左右。尽管每个月都能从玉溪市和戛洒之间来回跑两三次,但褚时健承认说,这几年,觉得自己老得快了些。

他的满头银发里,夹杂的淡黑的那部分,已经越来越难以让人察觉。 2002年 回家后,褚时健和弟弟褚时佐一起在位于新平县与景东、镇沅、楚雄、双柏等五县交界处的哀牢山种橘橙。那里海拔近3000米,终年云雾缭绕,据说种出来的橘橙格外甜。

刚被判刑时,褚时健给褚时佐的橙园的果子取了一个名字高原王子,要求打造出质优价高的冰糖橙,“只要褚家不倒,这个牌子就不能丢”。后来,因市场上出现冒牌“高原王子”,褚时佐一度打算更换商标,被褚时健训斥一顿。 现在,80岁的褚时健还在经营着自己的2000亩橙园。据了解,他还成立了云南金泰果品公司,打算用云冠作冰糖橙的 注册商标 。

案例2:出狱后的创业故事 昨天,两位成功创业的女老板陈琳琳、冯玉英重返昔日服刑的南京女子监狱,向正在服刑的人员讲述了自己从监狱回归社会的故事。 2007年,20岁出头的陈琳琳,刚步 入职 场,没能经受住金钱的诱惑,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有财产,获刑6年6个月。进入监狱服刑后,在有关工作人员的帮教下,陈琳琳学习了 法律知识 ,逐渐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决定改过自新。2010年二季度,陈琳琳获得假释,走出了监狱。

出狱后的陈琳琳没有消极地待在家中,而是利用在监狱中学到的缝纫技术,租了店面为客人缝补衣物,并兼营服装销售。“我懂缝纫技术,凡是在我店里购买的衣物都可免费剪裤边,穿坏了,也可以免费缝补。”这项免费的服务为陈琳琳的服装店赢得了大量的顾客,店里销售的服装越来越多。如今,陈琳琳靠着服装店,月纯收入近万元。

早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冯玉英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病逝后,生活的拮据让她多方寻找赚钱的门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了假币,从此陷入了假币的漩涡,最后把两个儿子也牵涉进来。原本想给儿子们更好的生活,不想带给儿子们和自己的是多年的牢狱生活。

入狱后,冯玉英非常后悔,一度自暴自弃。监狱工作人员多次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她重拾生活信心。 通过监狱多种 教育 措施 的帮助和引导,冯玉英慢慢地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尤其是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冯玉英认识到:犯错了,服刑了,生活并没有结束,尤其是两个年轻的儿子,他们的路还很长,作为母亲,她不能就此放弃。

冯玉英不但自己深入学习《弟子规》,领悟其中的真谛,净化自己的心灵,同时还在灯下一笔一画抄写《弟子规》,将厚厚的一叠《弟子规》寄给儿子,引导儿子回归正道。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优客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kehao.org.cn/article/13643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优客号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