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优客号首页
  2. 用户投稿

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不用发射塔的固体火箭

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不用发射塔的固体火箭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时间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交通VDES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星主要用于开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时间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将交通VDES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星主要用于开展VDES系统及AIS系统通信试验和关键技术验证。

此次任务是快舟系列运载火箭第23次飞行。

苹果调整iOS16界面UI适配机型(iOS16系统或将首发登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快舟11号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固体火箭,火箭采用车载移动发射方式,起飞质量78吨,箭体直径2.2米,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吨。

而且将每公斤的发射费用控制在1万美元以内。

苹果调整iOS16界面UI适配机型(iOS16系统或将首发登场)

这也是中国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承担400—1500千米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

2020年7月10日12时17分,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但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苹果调整iOS16界面UI适配机型(iOS16系统或将首发登场)

苹果调整iOS16界面UI适配机型(iOS16系统或将首发登场)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十一号卫星,此次的任务是什么?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用快州运载火箭发射了11号卫星试验卫星。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主要应用于土地调查、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江航天研制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这次任务是快州运载火箭的第13次飞行。一带一路卫星,为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土地所有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十一个领域提供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的信息。

技术创新,与其他遥感卫星不同,11号卫星数据传输子系统是西安分公司新开发的第四代代数传输产品。

数据传输能力是第三代的3倍。数据传输能力和处理速度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中继终端子系统使高高11号卫星能够与其他中继卫星实现双向数据传输。遥感卫星和中继卫星之间的传输大多是单向的,主要是因为遥感卫星向中继卫星发送数据。有些卫星还具有与中继卫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功能,但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高高11号卫星和中继卫星将首次在太空实现高速数据双向传输。

燃料耗尽后,卫星一般选择直接报废。但美国的钥匙孔卫星则不同。

它可以降低高度,用飞机补充燃料。它是30多年前的一种产品。它不能做一些技术,如何观察庇护所里的东西,以及如何应用最新的红外技术,而这是它所没有的。11号卫星或更高型号可能具有从后面追赶的优势。

中国也有一个千里眼,甚至我们的千里眼也比美国好。

2020第3次失败,快舟11号首飞失利,对中国航天影响有多大?

7月10日12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实施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分析排查。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快舟十一号(KZ-11)运载火箭主要用以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直径达2.2米,起飞质量达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00kg,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00kg/700km,主要承担400km-1500km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的新型固态运载火箭。

图片来源:知乎:火星居士
这也意味着快舟11号的研制难度非常大。通过和其他国家火箭竞品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快舟除运载系数略低于猎鹰1e之外,其余都是优于其它火箭,国际商业发射中,小型运载发射报价一般为每公斤2.5—4万美元,快舟1A运载火箭的报价不到2万美元,快舟11型运载火箭报价不到1万美元。

快舟十一号对于中国征战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快舟11号发射成功,Space X将会拥有一个强劲对手。

早在2017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就宣布研发生产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以“一箭六星”方式将在2018年实施首飞。并且表示,首飞技术方案和卫星搭载方案已经明确,各项分系统研制试验正加紧推进。

即将发射的六颗星分别为“吉林一号高分02A星”、“向日葵一号A星”、“向日葵一号B星”、“欧科微一号”、“天仪四号”、“中卫一号”。

这在当时吸引了众多的的目光,因为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参与其中,中国也寄希望可以以此带动中国航天民企的发展。
然而,快舟十一号的首飞却推迟了3年,直到2020年7月10号才首飞,而且从一箭六星变成了一箭双星,分别是吉林一号高分02E星和微厘空间一号S2星,同样也是想推进中国航天民企的发展。

吉林一号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长光卫星是中国首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吉林一号光学A星是长光卫星2015年发射的遥感卫星,创造了多项第一,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创造了由一个研发团队一箭成功发射四星的历史(还携带了2颗灵巧视频星以及1颗灵巧验证星),创造了多项第一,它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也是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

目前,长光卫星正在建设 “吉林一号”星座,由138颗涵盖高分辨、大幅宽、视频、多光谱等系列的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组成。
而微厘空间一号S2卫星是北京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在2018年的时候,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近年来,这几年来,中国也想办法吸引庞大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航天领域投资,这样的话其实可以进一步改善,进一步优化官方对航天领域的资金投入。另外民用航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航天领域人才流失的问题,所以航天科工大力实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计划,积极推进商业航天重点工程有序开展。

在2016年的时候,国家就打算重点实施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五大商业航天工程,持续构建快舟、开拓、羽舟、巧舟、轻舟五大系列运载系统,开发天信系列空间信息应用产品,在“空、临、天”多层次着力构建全域信息网络。
其中飞云工程对应无人机载区域云网项目,快云工程对应临近空间飞艇载局域云网项目;行云工程对应星载窄带全球移动物联网项目;虹云工程对应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项目;腾云工程对应空天往返飞行项目,突破以组合动力、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完善试验设施建设,建成空天飞行器技术综合研究体系。

而在这其中,具有快速、灵活、经济特点的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则但仍执行发射任务的“主力军”。
该系列火箭中,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快舟一号A,对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00千克;快舟十一号火箭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000kg/700km;直径3米的快舟二十一号火箭预计2025年完成研制。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年产50发快舟系列火箭的生产能力。

而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商业运载发射服务、商业应用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其中,快舟系列火箭是航天科工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重要成果之一,快舟一号甲分别于2017年、2018年成功完成了2次商业发射,标志着商业航天计划的起步,而此次快舟十一号的首飞失利对于中国的航天产业发展计划势必造成影响,快舟二十一号火箭研发也将推迟。

但是中国商业航天计划也才起步4年,我们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困难挫折是肯定有的,我们要学会克服困难挫折。中国航天人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终将走向胜利。

请介绍一下中国的快舟小型运载火箭

快舟固体机动小型运载火箭(简称:快舟火箭),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机动快速发射的星箭一体运载火箭。2013年9月25日,我国首次采用快舟固体小型运载火箭,以一车一箭车载机动发射方式,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快舟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这是军工技术服务美丽中国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1] 2014年11月21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文名快舟固体机动小型运载火箭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间2013年9月25日北京时间2013年9月25日12时3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由中国航天界的资深专家和有关知名媒体人共同评选、我国成功发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首创星箭一体技术成功入选,载入中国航天史册。“快舟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其用户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2014年11月21日14时3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快舟二号”卫星主要用于突发灾害监测等领域。[2] 在未来的太空作战中,一旦敌方将我方的卫星击毁,我方可以通过快速反应的卫星发射系统迅速补充损失卫星,并扭转战场颓势。据分析人士称,“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的一部分。

据外国媒体报道,此前世界上仅有中美两国正在研制类似的系统,太空快速响应作战系统主要用于快速发射卫星或反卫星武器。这次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抢在美国之前,成为首个完整发射卫星-火箭一体化快速应急空间飞行器试验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承担了固体运载火箭与机动发射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

中国快舟十一号火箭计划什么时候首飞?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计划年内采用车载移动方式发射,以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科技委主任胡胜云5日表示,“快舟十一号”起飞质量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吨,主要承担400至1500公里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

研制快,普通火箭需要一年以上才能研制出来,快舟系列可在半年内提供定制化服务;发射快,普通火箭发射准备周期至少需要一个月,而快舟系列火箭一个星期就能完成发射,大大缩短微小卫星组网准备周期。” 胡胜云说。

2017年初,“快舟一号甲”火箭成功实施“一箭三星”发射。“快舟十一号”是快舟家族新成员。

国际商业发射中,小型运载发射报价一般为每公斤2.5万至4万美元,而“快舟一号甲”火箭的报价不到2万美元,“快舟十一号”报价不到1万美元。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优客号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kehao.org.cn/article/13611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优客号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